今年6月初,为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促进非遗可持续和高质量传承,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济南市文旅局公布了7处市区非遗打卡点,相比市文化馆、百花洲、大观园等“老面孔”,一个新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便是章丘明水古城。了解后得知,依托“龙山黑陶”“章丘梆子”“龙山水豆腐”等众多非遗项目,明水古城在园区内打造了多处非遗点。没想到古城刚开园不久,这么快就推出了“新花样”,这使我十分好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转眼到了暑假,终于有机会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实践。我和几位伙伴组成了非遗文化传播团,通过对龙山黑陶文化的线上线下调研,我们想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工艺流程和现代传承现状,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7月中旬,我们来到古城内的“刘德功黑陶艺术馆”,一进门,馆内陈列的黑陶作品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各种形态各异的陶器在灯光下散发出深邃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淀。接待我们的是张老师,她着一身亚麻服,笑容亲切和蔼,瞬间让些许紧张的我放松下来,沉浸在接下来的讲解里。张老师首先为我们讲述了龙山黑陶的历史渊源。原来,龙山黑陶早在四千六百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一开始作为古人的生活用品,如作为炊器的鸟首形足“鼎”,体现了先民崇拜鸟的习俗。后来,被社会上层作为礼器使用的“蛋壳黑陶杯”出现,这种陶器的特点是器壁极薄,最薄处仅为0.3毫米,犹如蛋壳一般,因此得名。听到这些,我不禁对黑陶的工艺产生了兴趣。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亲手体验了陶坯的制作。尽管之前已经对黑陶有所了解,但真正动手时,才体会到其中的难度。从揉泥到拉坯,每一步都需要细致与耐心。这些平日看似简单的工艺,其实暗藏着制陶匠人几千年的辛劳与智慧。制作过程中,张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黑陶的几种制作工艺:传统工艺是在烧制前雕刻,而现代工艺则包括烧制后的影雕、彩绘和掐丝等装饰。看到自己亲手制作出的陶坯,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同时也更加敬佩黑陶匠人们的精湛技艺。
陶坯制作完成后,就要烧陶了,我向张老师讨教了“黑陶之黑”的秘密。原来,黑陶的独特色泽并非来自颜料,而是通过烧制时的烟火熏染而成。听她描述窑内温度的控制和空气的置换,我仿佛看到了工匠们在窑火前忙碌的身影。他们不仅在制作陶器,更是在与自然对话,在泥土与火焰之间创造出不朽的艺术品。
参观结束后,我们与张老师合影留念,张老师依旧亲切笑着与我们告别。这次调研活动让我对龙山黑陶文化有了更立体、具象的了解,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一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8月,习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千方百计呵护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无疑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新学期开启了,我整理着团队材料,越来越认识到,龙山黑陶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桥梁。透过那黑如漆、薄如纸、声如磬的陶器,我们感受到先民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执着追求。今天,重温龙山黑陶的辉煌,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礼赞,也是对未来文化创造的不懈激励。让我们在这片黑陶的古老土地上,继续书写属于中华民族的灿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