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 苏区之旅觅初心,革命之光照前行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号召,深入红色革命老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青年大学生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精神,近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喜迎二十大,赓续革命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共12名成员前往瑞金、兴国、于都开展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红色革命旧址走访参观、开展微团课录制、实地调研等多个方面内容,跟随总书记步伐,踏寻苏区之旅,牢记总书记教导,弘扬苏区精神,切实发挥青年大学生的积极作用,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缅怀先烈忆峥嵘,革命精神传世代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万千英雄,述不尽战争的残酷,道不清无尽的光荣。为牢记先烈光辉事迹,重温峥嵘岁月历史,永葆青年赤子之心,实践队前往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革命战争年代,苏区兴国县仅有23万人口,参军参战达9万余人,80%以上的青壮年男子都加入了红军,23179人留下了他们的英名,其中牺牲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兴国烈士就达12038人,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上谱写了气壮山河的不朽诗篇。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他们铁骨忠魂,威震敌胆的英雄气概。与天地共存,与日月齐辉,烈士功勋垂千古,誓将遗愿化宏图!
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外是革命烈士英名牌,占地130平方米,碑石全部采用庐山脚下星子县出产的金星石雕刻,组成环形碑墙,上面刻写着有名有姓的23179名兴国烈士,气势恢宏壮观,令人肃然起敬。石碑上每个乡镇每个村,能够考察到的烈士姓名,全部按照姓氏排列。在这之中大片的同字辈,不同字辈的几代英烈,意味着当时苏区人民对红军的拥护,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为革命胜利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队队员瞻仰着烈士英名碑,当知晓一颗五角星的碑石代表着无法考察或者尸骨无存的英雄时,不禁感慨那些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们用他们的血肉身躯阻挡住枪林弹雨,用他们的英勇牺牲换取后辈们的健康平安,而他们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革命先烈经历的困苦程度是当下我们这代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撑他们前赴后继、死而后已的力量就是坚信革命会胜利的信念。
国土埋忠骨,苍生勉英烈,也许先辈们的名字我们无从知晓,但英烈们的功绩和精神永垂不朽。面对敌方侵略、面对阶级压迫、面对水深火热的境地,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让人蔚然起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更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寻访旧址学党史,饮水思源悟初心
实践队走进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踏上寻找红井的林荫小路,感受当时苏维埃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曾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实践队队员们在课本雕塑前整齐站好,大声朗读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沙洲坝红井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甘甜的井水滋养了一代代沙洲坝人。这口朴实无华的红井,映照出的是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和群众们亲手挖出的那口“红井”,在光阴流转、时代变迁中,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对老区人民的真挚情怀、见证了老区人民对红色基因的接续传承、见证了革命老区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振兴。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各地区各部门要再加把劲,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质朴的话语饱含着不忘人民、担当为民的深切情怀。从毛主席到习总书记,红井精神的基因不断传承,苏区精神的光芒更加耀眼!
无论时代千变万变,唯有饮水思源不变。红井水是清纯的,它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拳拳之心;红井水是甘甜的,它激发出老区人民饮水思源的感恩奋进之情。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里,红井见证了党员干部独立自主、吃苦耐劳、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见证了广大苏区群众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投身乡村振兴大潮,以不懈奋斗绽放出苏区精神的时代光芒!
牢记使命勇担当,长征路上再出发
丰碑仍在,烈士永存。实践队来到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庄严威武,呈“双帆”造型。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苏区人民的真情大爱和对革命前辈的无限敬仰,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如今,花篮仍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也留在于都河畔。
长征故事永远传承,红色基因永不退色。走进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无不承载着红军战士们当年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在讲解中,实践队穿梭在“30万人于都人民保守一个‘天大的秘密’”“老俵拆瓜棚煮南瓜汤”“曾大爷捐寿材”“一艘渔船”等故事中,感慨万分。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陆定一长征途中写下的《长征歌》,正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实写照。宽广的于都河一路逶迤向西静静流淌着,他虽没有黄河的气势磅礴,没有长江的奔流汹涌,但于都河却翻滚着鱼水深情。实践队站在“长征渡口”的石碑旁望向宽广河面,仿佛还能看到于都河畔扩红参军、捐床送木、铺路架桥、舂米声终日不绝的那些日夜;仿佛还能看到出征前夜,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涌上桥头、涌向渡口;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送不尽对红军的情义,红军战士凝望着根据地,依依惜别送行的乡亲们。
军民鱼水情、苏区“二合一”,于都河畔寄托着红军和于都人民交付生命的信任和血浓于水的情谊。80多双草鞋,两颗五角星,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人民军队曾是一支打赤脚的部队。中国共产党是从于都穿着草鞋走完两万五千里,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从毛泽东的“人民万岁”到习近平的“不负人民”,凝结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宗旨,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追求。实践队来到长征出发地,真实地感受到了于都人民对红军和党的支持,人民初心不能忘,长征精神也不能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在是新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新的长征路上,没有雪山沼泽,没有天险阻隔,但一样布满暗礁与荆棘。我们要用初心凝聚力量,用使命激发担当,才能在新时代新长征的路上不断攻坚克难。
推普倡议助振兴,反诈宣传入民意
为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克服语言隔阂、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强民族凝聚力,实践队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一种语言并不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种文化,不同地区虽有代表地方特色的方言,但是仍不能取代作为通用语言普通话的作用。为深入推广普通话,帮助书写规范汉字,实践队首先以走访村民调查的方式拉开了推普的序幕。通过走访当地,以唠家常的方式向当地居民了解到了当地的普通话推广程度,在学习方言的同时向其讲述普通话的重要作用。实践队还通过发放问卷等方式,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当地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书写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围绕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提出自身的建议与想法。
“学好普通话,知音遍天下。”通过本次推普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积极向当地居民讲解汉字与普通话,增强了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我们相信未来普通话这朵“花”也会广泛开在中国大地上!
为提高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谨防电信诈骗发生,筑牢“乡村振兴”安全线,实践队开展“反诈宣传入人心”实践活动。
实践队向当地居民详细讲解电信网络典型诈骗套路,解读各类诈骗的防范要点,宣传安装注册“国家反诈骗中心APP”的重要性,并帮助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告知这款APP集报案助手、线索举报、诈骗预警提示、反诈宣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以帮助用户预警诈骗信息、快速举报诈骗内容、高效提取电子证据、了解防骗技巧,就各项功能面对面进行疑问解答,让当地居民更深一步了解到“国家反诈中心”APP的用途。并提醒当地居民不要存有贪小便宜的心理,要牢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陌生好友不添加、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的防诈原则。同时,也向当地居民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示洗钱风险、揭露涉赌涉诈的典型手法和风险案例,以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党建引领出成效,乡村发展焕新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为了更加了解农村现状,实践队走进了江西银坑镇新城社区,近距离感受新城社区群众的生活。
“你们不知道啊,三十几年前,这里的人还吃不饱饭……”随着新城社区纪委廖书记的回忆,时间线仿佛拉回了当年。三十多年前,银坑人民吃不上饱饭,甚至饿死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当时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谁要出去谁就穿。一家七八口人就挤在10平不到的土坯房里,灶台就在枕头旁。更没有正经的厕所,都是在树林里解决。当年的条件可谓是非常之贫瘠落后,基本上的年轻人都离开了这里去外面打工了,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更是无法发展起来。
如今的银坑被列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试点镇,连年被评为党的建设、综治维稳、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先进乡镇,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和资金绩效考核,2020年被列为赣州市示范镇,银坑镇党委2021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党对苏区人民的关怀与爱护。苏区时期,赣南人民心怀坚定的革命信念,以极大的革命热情,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义务反顾支前参战,帮助红军侦察敌情,前送弹药,后运伤员,贡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人民把党放在心上,党自然不会忘记人民。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苏区全方面发展。就银坑镇来看,全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思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了乡村振兴大文章。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实践队随着廖书记走访时,社区群众纷纷上前,热情地打招呼,廖书记也亲切地和群众们问好。在全国各地,还有许许多多个“廖书记”,他们是基层党组织,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福祉,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人民书写追赶时代、引领时代的传奇,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从共和国摇篮瑞金到将军县兴国,再到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喜迎二十大,赓续革命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苏区军民浴血奋战的艰辛历程,体会了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为生于华夏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同时,更为无数革命烈士为万千人民的解放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到震撼与崇敬。实践队队员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理解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实践中擦亮当代青年的时代底色,传承红色基因,领悟苏区精神,以实际行动彰显青年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求我们永远铭记、世代传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一定能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和教导,传承和发扬伟大的苏区精神,讲政治、践忠诚、勇担当,用苏区精神照亮新时代的奋斗路,践行青春誓言。
- “情暖人间”调研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 7月12日至9月9日,山东大学(威海)“情暖人间”调研团开展对“疫情影响下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现状”的调研。个体工商户是当下我国最微观
- 09-10 关注:0
- 食光献礼,安飨有我
- 站在时代的窗口,我们满怀期待迎接二十大的到来,作为食品青年,我们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现中
- 09-07 关注:9
- 讲中国话、寻中国情、传中国文化
-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话,话中国”实践团队在浙江省内各个大学以及温州市、丽水市、金华市和杭州市开展线上线下实践活动,通过
- 09-07 关注:6
- 暑期实践—— 燃乡教薪火,助童梦飞扬
-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的伟大号召,以坚实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赴湖北省武汉市“绘出同心
- 09-06 关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