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7月7日安阳师范学院法学院问渠·青年访问团赶赴林州市姚村镇西丰村和北杨村实地走访修渠老人。
在西丰村,采访到了第一位修渠老人郭同章。第一眼见到郭爷爷的时候,他的背早已直不起来。郭爷爷今年82岁,1960年开始便在红旗渠蓄水工程南谷洞水库工作,参与修建了水库83米的大坝,南谷洞水库竣工后,又赶赴支渠工地上投身红旗渠建设工作。讲到在工地上的吃住,郭爷爷回忆到:“那会儿条件不好,我们每天晚上徒步从工地到姚村背白菜,一个人五十斤,正好赶着天明回来,吃完饭就继续上工。”谈及此,可谓是满脸震惊,“大家不休息吗?”郭爷爷说:“那就不休息了啊,一天都在干活,哪有休息的时间。”是啊,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也唯有拼命干,才能让漳河水流到林县。
在西丰村采访的第二位老人是郭桃喜爷爷,今年80岁。据郭爷爷回忆,他16岁那年便去了王家庄渠首工地,由于年龄尚小,主要负责往工地上背沙,一次背五六十斤的沙子送到工地上。由于条件艰苦,在工地上吃不饱饭,“两抿一刮”真实反映出了粮食的短缺。在总干渠修建完成后,郭爷爷又参与了支渠修建工作、各村配套灌溉工程的修建,在这一期间主要负责石匠工作,用一锤一钎造就了红旗渠的奇迹。在团队成员即将离开的时候,郭爷爷对大家讲道:“不要让后人忘了老一辈修渠人,要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听到这样感人肺腑的话,寻访队员们也都红了眼眶,纷纷表示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
在北杨村,采访到了杨天德老爷爷。杨爷爷今年78岁,在渠上主要负责石匠工作,杨爷爷回忆到:“那会儿人家把石头搬出来,我们就负责凿,按照垒砌的尺寸要求,有的大石头一分二,有的一分三、一分四,只有达到要求了才能用,那可是修渠岸啊,马虎不得。”与杨爷爷的交谈中,他不止一次的提醒我们,“你们年轻人一定要干正事,好好学习,不要忘了修渠的老人们,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
图为修渠老人杨天德接受采访
未来的日子,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定会继续学习传承红旗渠精神,将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吃水不忘挖井人,红旗渠精神长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