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7月9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颂绿色长征之歌,行红色血脉之路”社会实践团前往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考察调研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调研过程中跟随习近平总书记重温在贵州遵义花茂村的考察足迹。通过实地调研,实践团发现花茂村农旅融合的振兴振兴模式颇有成效。不仅推动当地就业率,更是促进花茂村在外务工的村民们返乡。
一、采访花茂村返乡创业名人
实践团成员在着手前期调研采访工作时了解到花茂村有许多离乡的大学生,务工人员把握时机,在花茂村发展转型与乡村振兴风口机遇来临之时返乡创业,实践团成员来到实践地点后联系了当地有名的大型农家乐“苟坝印象”采访主理人陈先生,探讨他大学后返乡创业的初衷与对未来的预期。“苟坝印象”的特色才便是盬子鸡,这道花茂村特色美食便是运用了花茂村特有土陶制成的容器烹制而成。陈先生说道,自己返乡创业便是想发扬家乡特色,利用家乡特有的菜品开设一家农家乐,让来次的客人都能品尝和喜欢上花茂村,流连忘返。陈先生更是鼓励到我们实践团成员,在大学里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家乡有更长远的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苟坝印象创始人)
二、了解花茂村非遗传承,亲身体验非遗文化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重要精神,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遵义母先才母氏陶艺馆,母先才为枫香花茂土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是母氏家族嫡传第四代弟子。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花茂母氏陶艺馆并亲切慰问母先才。实践团成员在母先才的介绍下得知,贵州著名的茅台酒酒瓶便是有运用花茂村的土陶。烧制陶器的工艺技术从柴木烧转变为运用电气清洁能源烧制,大大改善了遵义市的大气环境。非遗要传承,环境也要改善,发展的问题用发展解决,在最大保护文化的情况下环境也得到了保护,这便是文化传承的最好结果。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土陶非传承人)
三、走进智能控温大棚,深入了解现代与农业相融
全国全面脱贫后如何促进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乡村的本职脱不开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发展便是农业农村的核心建设工作。智能控温大棚技术改善了种植收到的种种天气影响,实践团成员在温室大棚中了解到了现代化种植技术,认识了科技与农业结合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温室大棚)
四、深入红色基地,感悟红色精神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的, 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和重要事件。队员们能够亲眼看到会议的场所、与会人员的照片和会议记录,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紧张氛围和革命家们的坚定信念。在纪念馆中,通过了解遵义会议,队员们明白了革命斗争中正确的路线选择对于党和革命事业的意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也是一次关键的整风和改革会议,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次遵义会议纪念馆之行,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团结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党内团结一心,紧密团结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事业中,团结和集体的力量是党的强大根基,也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关键。
(图为实践团成员感受红色革命精神)
实践团在本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中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魅力,了解到了如今乡村的现代化发展,鼓舞青年们返乡创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做一个对家乡、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苟坝村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