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助梦想,支教向未来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向青年团体提出的“三下乡”实践精神,切实增强山区小学的教育水平,开阔山区孩子们的视野与知识面,同时增强大学生团体的实践水平,2023年7月3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支教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南省张家界市沙塔坪乡六耳口村小学展开了长达三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支教期间团队采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式,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为目的,增长孩子们的见识,通过乐器演奏、新奇小游戏、知识科普、摄影猎奇等新奇的方式为孩子们教学。孩子们热情高涨,家长们也积极配合团队的支教计划,三周的支教活动顺利进行。本次活动切实拓宽了孩子们的见识面,同时也为六耳口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学校教学与当地宣传两方面的共赢。
乐器添姿加彩,音乐抚慰人心
在支教过程中,支教队员发现孩子们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但因缺乏智能手机等先进设备,平日正常教学缺少音乐课等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接触音乐。支教队员得知此后认真筹划备课,将吉他引入了音乐课堂。孩子们对这种陌生的乐器感到新奇,支教队员先是无伴奏为孩子们放了一首歌,又用吉他伴奏放了一遍同样的歌,随后进行提问:“吉他对于一首歌的作用是什么?”孩子们则给予支教队员积极回应:“让歌曲变得更好听”“让歌曲听起来更有节奏感”。随后支教队员选取歌曲《我记得》来带领孩子们一起演唱。考虑到孩子们之前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对于一首陌生的歌唱起来较为困难,支教队员通过练习发音等方式首先对孩子们的五音进行纠正,随后采取“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唱一句”的简易方式,带领孩子们逐步学习这首歌。一位支教队员领唱,另一位支教队员采用吉他伴奏,孩子们很快便沉浸在课堂上的音乐氛围里,一节课便能把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完整地学会。“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爱唱歌,老师的课对我帮助很大”。这是课后同学们给予支教队员的积极评价。通过吉他弹唱的形式为孩子们上音乐课。
解开内心心结,拥抱美好童年
随着与孩子们的相处,支教队员对孩子们的家庭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于山区孩子的父母大多都在外地打工,主要由祖父祖母照顾,甚至有一部分孩子属于留守儿童,所以孩子们的心理状况难免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小班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支教队员敏锐察觉到这点,便为小班的孩子们展开了一次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课堂伊始,支教队员首先告诉孩子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氛围的烘托,课堂迎来了提问环节:“大家在心理问题上有没有什么困惑?”孩子们也敞开心扉地与支教队员沟通:一位男孩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再加上祖父对其管教较严,对其祖父产生了逆反心理;一位女孩与其姐姐在家里矛盾频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姐姐发生冲突,心理由此变得脆弱。支教队员以一对一交流的形式与每一位寻求帮助的孩子们进行沟通,通过播放舒缓音乐,引导孩子们看亲情短视频等形式解开孩子们的心结,深刻关注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经过支教队员的开导后孩子们解开了心结,灿烂的笑容重新洋溢在脸上。
锻炼强身健体,注重体育健康
支教队员在与孩子们经过多日的相处后发现,孩子们的日常活动较为单一,几乎每天都是在学校与家之间两点一线,平日的体育课也较少且内容单一。得知此后支教队员特意为孩子们安排了体育课,在课上用新奇的内容来引导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课上首先支教队员通过一系列专业动作带领孩子们充分拉伸,降低在上课过程中受伤的可能性。随后支教队员开展了接力跑趣味项目,将孩子们分成两组,在学校操场上进行50m接力跑比赛,孩子们全力以赴,积极比赛。赛后稍事休息后又为男生安排了投篮比赛,在支教队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都得到了投篮的机会。随着一个个篮球入袋,孩子们的开心溢于言表。孩子们在下课后仍意犹未尽,激动地问支教队员什么时候能再上一次体育课。支教队员也给予了积极回应,答应孩子们一周至少有三到四节趣味体育课程。
通过这三周的支教活动,支教队员带领同学们学习的不仅是新奇的知识以及独特的本领,还有激发孩子们走出大山看看外面世界的热情与渴望。支教队员都与每一位同学都培养成了亦师亦友般的浓厚感情。全面贯彻“三下乡”指导方针,在技能上培养孩子,在感情上温暖孩子,在生活中陪伴孩子,这才是“童心向梦想,支教向未来”活动的意义所在。
- 以青年之眼, 观百年风云
-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
- 08-02 关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