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三色绘三农”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小分队,赴江苏省宿迁市陆集街道利民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学习当地农作物产业的运作机制,积累以特色产业振兴带动经济发展的优秀实践经验。团队一行参观了利民社区芦蒿特色产业基地以及葡萄园,并且学习了社区合作社的播种模式。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积极探索了利民社区通过芦蒿以及其他作物的联合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致富经验,切身领悟了产业振兴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培育基地,了解产业建设
芦蒿是陆集一张光彩夺目的名片。利民社区党委采取多种方式,动员引导党员和群众参与高效农业种植和家门口就业,多次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让群众更好的就业创业。利民社区的特色芦蒿产业拥有近3万平方米高标准芦蒿种植大棚,带动社区芦蒿种植户800余户,带动就业人员2000余人,形成环利民新村芦蒿种植基地6000余亩,生产规模680公顷,年产量1.3万吨,亩均效益达1.3万元。
除此以外,团队成员了解到利民社区还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欢的深加工产品。利民股份合作社和正大食品联合开发的芦蒿水饺、芦蒿面条,打通冷藏运输链,将利民芦蒿推向更高的市场;利民扶贫厂房引进宿迁市福露行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原本丢弃的芦蒿嫩芽,生产出芦蒿茶,口味清爽,回味悠长。
学习科学方法,充分利用资源
利民社区利用芦蒿生长休整期,实施“一季瓜果一季蔬菜”的套种模式,将74个芦蒿大棚,栽种西瓜,约60亩,剩余的芦蒿大棚孕育芦蒿种苗。西瓜品种有美都、嘉年华等。社区加强西瓜田间管理,邀请技术专家跟踪指导,施肥、授粉、嫁接等种植程序,每一步都经过严格的技术指导。现在社区迎来西瓜丰收季,西瓜长相、甜度、订单都非常可观,预计可为集体增收20余万元。同时,有效带动近百人就业。这样的轮作模式,既能调节土壤,确保芦蒿高产保质,又能充分利用土地,增加集体收入。同时,利民社区还种植了近草莓、青菜、葡萄等蔬果,正一步步走向多元化。
实践再到实践,落实生态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倡导绿色发展。实践团队成员在实地调研芦蒿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利民社区把合理利用资源这一举措落在了实处。
社区多次组织农技专家到芦蒿棚内指导芦蒿、草莓、西瓜、葡萄等果蔬种植,让农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让村集体能够从有限资源中获取最大的收益。同时,社区坚持充分利用“三块宝地”,即把握“可耕地”,改造“废弃地”,用活“富余地”,重拾边角零星地、荒滩废地等,让集体资产资源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将芦蒿基地打造成现代化的“果蔬基地”、“实践基地”、“培训基地”。
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认真学习了利民社区芦蒿产业的优势与特点,总结出其所具有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将其作为典型案例,构建出系统全面的发展模式范例,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耦合,用红色、金色、绿色三色交织而成的“妙笔”为农村发展描边、填色、着力。坚持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绘就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