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学子三下乡:走进铁画博物馆,传铁韵悟匠心
铁画生辉,青春助力。为进一步弘扬铁画文化,传承工匠精神,为芜湖铁画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4年7月1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传承铁韵,匠心筑梦”——芜湖铁画非遗调研团前往安徽芜湖参观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深入了解和感悟铁画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铁画是以铁为原料,高温冶炼,按画稿锤锻成型,再经钻锉、焊接、整形等工序,制成具有艺术形象,可供欣赏的工艺美术品。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珍贵代表之一,自唐宋时期便在芜湖这片土地上独树一帜。其特色包括线条简洁、结构严谨,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和符号,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芜湖地处江淮平原,铁矿资源丰富,这为铁器制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团队成员首先在博物馆的历史展区,详细观看了铁画的发展历程和技艺传承。在芜湖铁画的发展中,无数的铁画人也在努力的突破原有的题材、色彩、主题的窠臼,努力实现着芜湖铁画的创新发展。他们一改芜湖铁画原有的黑白为主的表型方式,以及传统山水、花鸟的表现题材,利用当下丰富的装裱材料在形式上也取得了突破。崭新的题材、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式使得芜湖铁画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推动了芜湖铁画的产业化融合发展。
历经数十年的茁壮成长,芜湖铁画已经成为一张光彩夺目的城市文化名片。博物馆内展示的各类铁画作品,从精美的纹饰到生动的故事,无不彰显出工匠们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
图为博物馆的铁画长廊,墙壁上是关于四大名著的铁画作品。 李立扬 供图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了铁画大师的工作室。在铁画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们亲身参与了铁画制作的实地操作,深入体验了这一古老工艺的精髓。从选材到打磨,再到雕刻和上色,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铁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团队成员们深深感受到了铁画制作背后的艰辛与不易,不仅在技艺上有了新的收获,还深入了解了铁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极大地丰富了对铁画艺术的认知和理解,深信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铁画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让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铁画师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铁画制作。 宋园业 供图
在结束参观后,团队成员与铁画大师凌晓华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在交流中凌晓华师傅提到现在铁画行业已经变成了“小镇行业”,铁画的传承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首先是收入不稳定的问题,传统铁画制作高度依赖于手工操作和个体工匠的技艺,市场需求的波动使得铁艺师傅的收入难以持续和稳定。其次,由于传统工艺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新的传承人成为了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年轻一代对于这一传统工艺的兴趣不高,导致了技艺的断层和传承链条的断裂。此外,尽管铁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在当代艺术市场中,其艺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开发。
然而面临这些挑战,一些铁艺师傅和爱好者依然坚守在这一传统工艺的前线。铁画大师凌晓华告诉团队成员铁画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自己正在学习创作新的铁画作品,希望能够为后人留下更多有价值的作品,吸引更多青年力量加入到芜湖铁画的传承和发展当中。
图为铁画大师凌晓华向团队成员展示自己近期学习创作的新作品。 宋园业 供图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传承铁韵,匠心筑梦”调研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铁画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传承,才能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图:宋园业 / 文:张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