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藤风,遇见安溪
【集美大学理学院7月26日讯】(通讯员黄雯雯 余嘉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号召,集美大学理学院茶韵藤风实践队,于2024年7月21日至22日深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体验,深入了解安溪县蓬勃发展的茶产业与独具特色的藤铁产业对于当地乡村振兴的助力。队员们不仅参观了铁观音产业领军的两大集团,学习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模式,还走进了藤铁工艺品生产基地,感受匠人精神与创意设计的完美碰撞。
手作茶香漫溢间,耳聆茶史古韵长
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韵在安溪!实践队深入安溪铁观音集团,学习茶产业历史与工艺,体验制茶艰辛,感受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安溪,他们聆听茶厂古史,品味陈年铁观音的独特韵味;通过亲手参与粗制茶工艺流程,领悟匠心独运;并拍摄宣讲片《集大学子在安溪——品铁观音茶风》,传承安溪茶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与产业动能,展现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一片神奇的叶子,助力安溪沧桑巨变
茶产业作为安溪的支柱,助力其从贫困县迈向百强县。实践队赶赴八马茶业进行考察,该茶业融合传统与现代,打造智慧茶园与工厂,传承乌龙茶技艺。实践队不仅体验了茶艺,还拍摄了宣讲片《观音铁韵在安溪》,以助力安溪茶产业推广。此次实践展现了茶产业的魅力与智慧创新,实践队以行动支持乡村振兴,相信安溪茶产业将持续繁荣,茶香四溢,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探秘藤铁韵流长,共鉴产业兴荣光
安溪是世界藤铁工艺之都、中国藤铁产业基地。藤铁工艺产业是安溪民生支柱产业和第一大出口产业。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藤铁工艺产业的发展历史,更加深刻体悟藤铁产业的深邃历史,“茶韵藤风”实践队来到安溪藤铁工艺博物馆参观,在安溪竹藤编的第十一代传承人—陈红萍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趟藤铁探秘之旅。实践队还在实践过程中拍摄了宣传片《集大学子在国博一品安溪藤韵》以增进大众对安溪藤铁工艺的认识,更好地感受藤铁工艺的精湛技艺。
编织竹艺情绵长,匠心独运启商航
啄一生匠心,织一业华章,“安溪藤铁工艺之父”陈清河大师一生情定家乡、专精工艺。为了深刻体悟陈清河大师劳模工匠精神的深邃与魅力,实践队全体队员们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简易竹编活动。在此过程中,陈老师一步一步指导我们制作,并以严格的标准要求我们精益求精,作出一件件完美的作品。在陈红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不仅通过巧妙的穿插与编织,亲手制作出了一件件独属于自己的小竹篮,而且深刻感受到了劳模工匠们对于技艺的极致追求。
实践队在手作完成后拍摄采访视频《遇见藤铁,听她说》,通过一场时空对话,了解藤铁工艺的完整发展历程,观赏经典的藤铁工艺展品,感受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怀与工匠精神。同时,倾听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故事,了解竹藤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探讨当下藤铁工艺所面临的问题,感受非遗文化在新时代下焕发的蓬勃生命力。
茶产业、藤铁工艺产业是安溪的民生产业、支柱产业,也是安溪人民世代守护与传承的瑰宝。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集美大学理学院“茶韵藤风”实践队深入安溪,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不仅品味了铁观音的醇厚、欣赏了藤铁工艺的精巧,更见证了安溪茶文化与藤铁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实践队队员们为了将此次实践成果转化为持续关注与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力,共撰写5篇宣传新闻稿,制作4篇宣传推文,拍摄4条日常vlog、3部宣讲记录片与1部非遗手工艺人采访片。实践队将继续发扬开拓进取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以数媒宣传激活文化功能,赋能乡村振兴,助力谱写全面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集美大学理学院茶韵藤风实践队 责任编辑:张孜慧 黄雯雯